20080308 放生真的是慈悲的行為嗎?

今天看到一則新聞,內容說海濤法師花錢買來6大卡車,從南部養殖廠運上來的魚苗放生。而抗議民眾則大聲的喊著:「斂財和尚!破壞生態!」。是不是斂財我不知道,不過我比較注意的是破壞生態。這件事剛好讓我想到,上個月我去找我三阿姨要一同坐車回台南參加我表弟的婚宴時,在她家門口跟她一位鄰居聊天的事。這位鄰居先生是荒野協會的一員,聊天中他有提到放生這件事,他說很多宗教團體常常舉辨放生的活動,他們認為這樣在做公德,是慈悲的行為。但是他們卻可能在生態上的判斷有誤。怎麼說呢? 一般買來放生的生物通常牠們的生命力比較強,不然很可能在運送的過程中就掛了,但也因為這些即將被放生的生物生命力較強,當牠們被放生到一個生態環境中時,就有可能破壞了這個環境裡的生態平衡,結果造成台語所說的「乞丐趕廟公」,也就是說原先住這住好好的物種們反而遭受到生存上的威脅。

放生這件事的出發點是善良的,但是在做這事之前應該要更加的謹慎,最好能先找生態專家來評估,評估結果沒問題後再做放生的動作。否則不幸當了慈悲的惡人而不自知的話,這實在是件挺諷刺的事。

20080308 放生真的是慈悲的行為嗎?

20080308 [轉貼]展望理論的啟示

2003.3.9中國時報

§前言§

2002年底,瑞典皇家學會將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卡尼曼(D.Kahneman)。卡氏是一位心理學家,卻跨足經濟學的研究領域,提出所謂的「展望理論」(Prospecttheory)。在此特地向讀者介紹展望理論的菁華,並分析股票族的投資心理,相信讀完之後,必心有戚戚焉。

別再說:我的股票又套牢了

從「期望效用理論」說起

「展望理論」是對主宰經濟學界數十年的「期望效用理論」(expectedutiltytheory)所做的修正,故要談展望理論,得先從愛羅(K.Arrow)教授的期望效用理論介紹起。假設某人面對以下兩個賭局:

賭局一,有40%的機率贏得150元,另60%的機率得0元
賭局二,有40%的機率贏得120元,另60%的機率得0元

一般而言,贏得150元並不表示滿意程度就是「150」,贏120元也不表示滿意程度就是「120」。愛羅說,對於獎額的滿意程度(稱為效用)應該是獎額大小的正向函數,表示獎額越高效用越高;但是當獎額增加時,效用的增加應該會遞減,如圖一所示。圖一中,我們以u(150)、u(120)分別代表這兩個獎額的效用,則u(150)>u(120),就表示「獎額越高效用越大」,但曲線下凹則表示「獎額增加時效用的增加遞減」。

繼續閱讀 “20080308 [轉貼]展望理論的啟示"

20080308 [轉貼]展望理論的啟示